当前位置:党建专题>建党100周年专栏>党12大代表大会>正文
胡耀邦在中国共产党十二大上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4-19
|
浏览量: 777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一九八二年九月一日)
胡耀邦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作报告。

一、历史性的转变和新的伟大任务

自从一九七六年十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我们已经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

这次代表大会的使命,就是要通过对过去六年历史性胜利的总结,为进一步肃清十年内乱所遗留的消极后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确定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战略步骤和方针政策。党中央坚决相信,这次代表大会一定能够把这个历史的重任担当起来。

历史性伟大转变的胜利实现,有哪些主要标志呢?

我们在思想上坚决冲破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各个工作领域获得了生气勃勃的创造力量。我们恢复了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我们结束了长时期的社会动乱,实现了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正在逐步健全,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关系重新获得加强,爱国统一战线有了进一步的扩大。由于出现了这样的政治局面,现在是建国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

我们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班子逐步得到了调整、整顿和加强。从总体上看,党和国家各级组织的领导权已经基本上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干部手中。

我们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坚决清除经济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认真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正确方针。现在我国经济已经渡过最困难的时期,走上了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

我们的教育科学文化工作正在走上正轨并得到一定的发展,呈现出初步的繁荣景象。党同知识分子的关系,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三支基本社会力量相互间的团结状况,现在也比较良好。

我们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作了重大的努力。人民解放军在加强军事训练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在改进军政军民关系方面,在守卫边境、保卫祖国安全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军队的军事素质和政治素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新的提高。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完成历史性伟大转变的过程中,本身也经受了考验和改造。党为端正党风作了大量工作,逐步恢复优良传统,正在斗争中锻炼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回顾过去六年的战斗历程,我们走过的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十年内乱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创伤。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是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克服了种种巨大困难以后才取得的。

“文化大革命”和它以前的“左”倾错误,影响很深广,危害很严重。在深入揭发批判林彪、江青这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同时,必须对“文化大革命”和它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清理。这就不能不涉及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的错误。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作出了不朽的伟大贡献,因而他在党和人民中长期享有并且今后仍将享有崇高的威望。对于我们党的错误,包括毛泽东同志所犯的错误在内,有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勇气进行自我批评,能不能历史地、正确地进行这种自我批评,是能否拨乱反正的关键问题。刚刚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时候,我们党对全面清理“左”倾错误的思想准备还很不够,加上当时党中央主要负责同志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继续犯着“左”的错误,这就使得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两年间,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拨乱反正呈现徘徊局面。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重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这对于动员群众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这次大会的政治报告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这就起了严重阻挠拨乱反正的消极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功绩,就在于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此后,党从各个方面深入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地阐述了许多从实践中提出的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党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集体智慧,既对多年来的“左”倾错误和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作了科学的分析和批判,又坚决地维护了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真理和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这样做的结果,既分清了是非,又加强了团结,为各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力求符合客观实际,防止在注意一种错误倾向的时候忽视另一种错误倾向。在历史大转变的时刻,由于旧思想、旧习惯的严重影响,由于对新事物缺乏经验,加上其他社会政治因素的作用,人们思想上的片面性是很容易发生的。近几年来,对党的解放思想的方针,对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对社会主义现阶段阶级斗争形势的估计等重大原则问题,在一部分党员和党的干部中出现过不同倾向的错误认识。有些同志不能完全摆脱过去“左”倾错误的影响,有意无意地要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老路上去。另外一些同志则偏离马克思主义的轨道,发展到了怀疑甚至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地步。党在这些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保持坚定的立场,及时地正确地开展了反对“左”和右的倾向的两条战线的思想斗争。党中央一方面系统地清理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即还要实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革命”的错误理论,防止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继续发生,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恢复和发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另一方面,重申以坚持党的领导为中心的四项基本原则,批评和制止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并对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犯罪活动进行坚决的打击。在处理许多实际问题的时候,都尽力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的要求办事。因此,我们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许多相当复杂的思想问题和社会政治矛盾处理得比较妥善。

在经历了十年内乱之后,积累的问题非常之多,应兴应革的事项头绪纷繁,新的工作的开展又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新的问题。这就要求党分别轻重缓急,有秩序地进行工作,逐步解决各种问题。拿经济工作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首先抓住农业这一环,着重克服过去指导上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恢复和扩大农村社队的自主权,恢复自留地、家庭副业、集体副业和集市贸易,逐步实行各种形式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同时提高了粮食和其他部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随后又解决了多种经营的方针问题,从而使农业面貌很快发生显著变化,由原来的停滞不前变得欣欣向荣。广大农民多年来没有象今天这样高兴过。这对于带动整个经济形势以至政治形势的好转,都起了重大作用。随着农业状况的改善,又在调整工业结构中着重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问题,调整重工业的服务方向,使轻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在这同时,还调整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压缩了过大的基本建设规模。这样就既改善了国民经济的内部比例,也改善了人民生活。解决别的方面的问题,基本上也是采取这种抓住中心环节以带动其他的方法。

党所以能取得上述许多方面的胜利,归根到底,是由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科学原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创造历史的科学原理。事实不正是这样的吗?党坚决相信人民,依靠人民,顺应了人民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潮流。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人民对党寄以很高的希望。人民要求拨乱反正,要求安定团结,要求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党正是集中了人民的意志,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把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重新引上康庄大道。人民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我们的事业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当我们回顾过去六年的战斗历程的时候,很自然地会想起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期间发生过的两次历史性转变,一次是由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在那两次转变中,当党和人民的力量遭到惨重损失,革命陷于危机的时候,国内外敌人都曾认定我们必将彻底失败,我们自己队伍里也曾有不少人动摇悲观。但是,党并没有被巨大的困难所压倒。在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领导下,党以超乎寻常的革命胆略和革命毅力,顽强地继续战斗,独创性地寻求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终于扭转危险的形势,使革命事业获得新生,开创了胜利发展的新局面。

这一次转变,与过去那两次相比,历史条件有了很大的不同。我们党已经是全国政权的领导核心,我们国家已经经过长时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人民的力量比过去革命战争时期强大得多。社会主义事业虽然由于“文化大革命”而受到巨大损失,但仍具有不可战胜的强大生命力。我们虽然失去了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刘少奇同志、朱德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但是还有同他们并肩战斗过的许多老革命家作为中流砥柱,还有受过革命战争考验的许多老同志和建国以后锻炼成长的大批中青年同志作为中坚力量。在党中央领导下,经过全党上下的紧张努力,经过全党同志同全国亿万人民的团结战斗,我们终于实现了又一次历史性的伟大转变。

同志们!我们在过去六年中取得的伟大胜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不仅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胜利,而且必须看到,我们党的工作还有不少缺点,还有很多困难,还有种种不如人意的地方。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振奋革命精神,埋头苦干,为夺取新的更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这次代表大会到下次代表大会的五年间,我们要根据上述总任务的要求,从当前实际出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继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认真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争取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在这同时,我们要同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在内的全体爱国人民一道,努力促进祖国统一的大业。我们还要同全世界人民一道,继续为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而斗争。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全面开创新局面的伟大任务。

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高涨

在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各项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为此,党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正确方针。

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到那个时候,我国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还比较低,但同现在相比,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将大为增强。只要我们积极奋斗,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个宏伟的战略目标是能够达到的。

通观全局,为实现上述经济发展目标,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农业问题,能源、交通问题和教育、科学问题。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只要农业上去了,其他事情就比较好办了。目前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都比较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薄弱,特别是人多耕地少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今后必须在坚决控制人口增长、坚决保护各种农业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的同时,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行科学种田,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并且全面发展林、牧、副、渔各业,以满足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

当前能源和交通的紧张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几年,我国能源生产的发展放慢了一些,而能源的浪费仍然十分严重。交通运输的能力同运输量增长的需要很不适应,邮电通讯设施也很落后。要保证国民经济以一定的速度向前发展,必须加强能源开发,大力节约能源消耗,同时大力加强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的建设。

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落后,大批职工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工人和科学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今后必须有计划地推进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推广各种已有的经济效益好的技术成果,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必须加强应用科学的研究,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并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对关键性的科研项目进行“攻关”;必须加强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水平和企业事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必须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包括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扫除文盲在内的城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总之,在今后二十年内,一定要牢牢抓住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这几个根本环节,把它们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把这些方面的问题解决好了,就可以促进消费品生产的较快增长,带动整个工业和其他各项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保障人民生活的改善。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到本世纪末,必须力争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我国人口现在正值生育高峰,人口增长过快,不但将影响人均收入的提高,而且粮食和住宅的供应、教育和劳动就业需要的满足,都将成为严重的问题,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的安定。所以计划生育工作千万不能放松,特别是在农村。对农民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只要我们的工作做好了,控制人口的目的是能够达到的。

为了实现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在战略部署上要分两步走: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情况和发展趋势之后作出的重要决策。

这几年来,国民经济在调整中仍然持续增长,成绩是很大的。但是,许多方面的经济效益还很差,生产、建设、流通领域中的浪费现象还十分惊人。单位社会产品所消耗的物资、工业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大中型项目的建设周期、工商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等,都还没有达到历史上的最好纪录。其原因除了某些不可比的客观因素以外,主要是过去“左”倾错误所导致的企业盲目发展、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有缺陷、经营管理混乱和生产技术落后。一九八二年由于强调经济效益,情况开始有某些好转。但是,长期积累的这许多问题,不可能在短期间完全得到解决。在确定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种基本性的状况。

在一九八一年到一九八五年的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要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各方面经济结构的调整,进行现有企业的整顿、改组和联合,有重点地开展企业的技术改造,同时要巩固和完善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已经实行的初步改革,抓紧制订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实施步骤。在一九八六年到一九九○年的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要广泛进行企业的技术改造,逐步展开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继续完成企业组织结构和各方面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在八十年代,还必须在能源、交通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必要的基本建设,和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的“攻关”。因此,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很快。但是,只要我们切实做好上述各项工作,就可以把历史遗留的问题解决好,并且为后十年的经济增长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将全面高涨,发展速度肯定会比八十年代高得多。把这样的战略部署向人民群众进行充分的宣传解释,人民就会更加看清楚我们的光明前途,鼓起更大的干劲去迎接新的经济振兴时期的到来。

从这次代表大会到下次代表大会的五年间,我们将完成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第七个五年计划。我们说在这个期间要争取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就是要按照上述战略部署,做到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巩固地保持财政基本平衡、信贷基本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很明显,做好这五年的经济工作,对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高涨,在全部经济工作中,必须继续贯彻执行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条经济建设方针,特别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重要原则问题。

首先,关于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和继续改善人民生活的问题。

要实现今后二十年的战略目标,必须由国家集中必要的资金,分清轻重缓急,进行重点建设。为此,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使国民收入有较快的增长,同时要改变资金过于分散的现象。近几年来,一方面,国家的财政收入有所减少,急需进行的重点建设缺乏资金;另一方面,地方、企业自有资金增加较多,用来进行了不少就当地看来是急需的建设,但是这样就势必难以完全符合全国范围的整体需要,也难以防止和克服建设中的盲目性。应当看到,如果国家的重点建设得不到保证,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上不去,国民经济的全局活不了,各个局部的发展就必然受到很大限制,即使一时一地有某些发展,也难以实现供产销的平衡,因而不能持久。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在继续执行现行财政体制和保障企业应有自主权的同时,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分配比例和企业利润留成的比例,还要鼓励地方、部门、企业把资金用到国家急需的建设项目上来。当然,在集中资金的过程中,仍然要照顾地方、企业的需要。地方、企业拥有一定的机动财力,有利于发挥它们的积极性,去办那些适宜于地方举办的事情,特别是进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必须十分重视扩大劳动积累。在农村要利用众多的劳动力因地制宜地、有效地进行农业基本建设,在矿山、交通和其他建设中也要重视劳动积累的作用。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这几年,党和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使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但总的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在农村中的一部分低产地区和受灾地区,农民还很贫困,要积极扶助他们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城镇居民中,在工资、就业、住宅和公用设施等方面都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对在生产建设和各项工作中起骨干作用的中年知识分子,国家已经决定采取切实措施,使他们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陆续地、分批地得到改善。无论如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只能靠努力发展生产,而不能靠减少国家必不可少的建设资金,否则将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具体地说,农民收入的增加不能再主要靠提高农产品价格,不能再靠降低征购派购基数和扩大议价范围。职工平均收入增长的幅度,只能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不顾生产和利润的实际情况而滥发奖金和各种津贴的现象,必须制止。事实上,只要全国工人、农民进一步提高认识,为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各种消耗、消灭各种浪费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人民生活是可以得到不断改善的。至于那些不需要花很多钱甚至不花钱就能解决的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各级领导更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努力解决。关心群众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也不应当忽视。

其次,关于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的问题。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巩固和发展国营经济,是保障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并且保障个体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决定性条件。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的说来还比较低,又很不平衡,在很长时期内需要多种经济形式的同时并存。在农村,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是主要经济形式。城镇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现在都不应当也不可能由国营经济包办,有相当部分应当由集体举办。城镇青年和其他居民集资经营的合作经济,近几年在许多地方发展了起来,起了很好的作用。党和政府应当给以支持和指导,决不允许任何方面对它们排挤和打击。在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只有多种经济形式的合理配置和发展,才能繁荣城乡经济,方便人民生活。

为了发挥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无论在国营企业或集体企业中,都必须认真实行经营管理上的责任制。近几年在农村建立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只能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加以完善,决不能违背群众的意愿轻率变动,更不能走回头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必然会提出新的各种联合经营的要求。我们要真正按照有利生产和自愿互利的原则,促进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可以预料,我国农村在不太遥远的将来,一定会出现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扬优势,有利于大规模采用先进生产措施,形式多样的更加完善的合作经济。在工商企业中最近开始推行的经济责任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工商业同农业有很大不同,但是实行经济责任制,包括对一部分国营企业实行盈亏责任制,同样有利于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增强劳动者的主人翁责任感,推动生产的发展。我们应当采取积极的态度,认真总结经验,寻找和创造出一套适合工商企业特点的、既能保证国家统一领导又能发挥企业和职工积极性的具体制度和办法。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基本制度,决不允许破坏。目前,在某些农村出现的毁坏农田水利设施、乱砍乱伐森林、取消集体提留等等现象,在某些国营工商企业中出现的违反国家统一计划、擅自扣留统配物资、截留上缴利润、偷税漏税、随意涨价、互相封锁等等现象,这些虽然是少数人的问题,但都严重地破坏着公有制经济,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必须坚决纠正。

再次,关于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的问题。

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同时,允许对于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调节,也就是说,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由国家统一计划划出一定的范围,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起调节作用。这一部分是有计划生产和流通的补充,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要的、有益的。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但是,由于有些改革措施不配套,相应的管理工作没有跟上,因而削弱和妨害国家统一计划的现象有所滋长。这是不利于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

为了使经济的发展既是集中统一的又是灵活多样的,在计划管理上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对于国营经济中关系国计民生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和分配,尤其是对于关系经济全局的骨干企业,必须实行指令性计划,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在生产的组织和管理上的重要体现。对于集体所有制经济也应当根据需要下达一些具有指令性的指标,如对粮食和其他重要农副产品的征购派购。由于我国还存在着多种经济形式,由于对社会的各种复杂需求和大量企业的生产能力难以作出精确计算等原因,除了指令性计划之外,对许多产品和企业要实行主要运用经济杠杆以保证其实现的指导性计划。无论是实行指令性计划还是指导性计划,都要力求符合客观实际,经常研究市场供需状况的变化,自觉利用价值规律,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引导企业实现国家计划的要求,给企业以不同程度的机动权,这样才能使计划在执行中及时得到必要的补充和完善。至于各种各样的小商品,产值小,品种多,生产、供应的时间性和地域性一般很强,国家不必要也不可能用计划把它们都管起来。这类小商品,可以让企业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灵活地自行安排生产,国家应当通过政策法令和工商行政工作加强管理,并协助它们解决某些重要原材料的供应。

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我们要正确划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各自的范围和界限,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有步骤地改革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办法,改革劳动制度和工资制度,建立起符合我国情况的经济管理体制,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商业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这个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来。目前商业网点和设施严重不足,中转环节过多,市场预测薄弱,在经营思想和管理方面都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情况、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切实改进商业工作,大力疏通、扩大和增加流通渠道,做到货畅其流,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商业在促进生产、引导生产、保障供应、繁荣经济中的作用。

最后,关于坚持自力更生和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问题。

实行对外开放,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我们要促进国内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大力扩展对外贸易。要尽可能地多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外国资金进行建设,为此必须做好各种必要的准备工作,安排好必不可少的国内资金和各种配套措施。要积极引进一些适合我国情况的先进技术,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先进技术,努力加以消化和发展,以促进我国的生产建设事业。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主要靠自己艰苦奋斗。这是绝对不能动摇的。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目的是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而决不能损害民族经济。国内能够制造和供应的设备特别是日用消费品,不要盲目进口。要在统一计划、统一政策和联合对外的前提下,发挥地方、部门和企业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反对任何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行为。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企业决不会因为同我们进行经济技术交流,就改变它们的资本主义本性。我们在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坚决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反对任何崇洋媚外的意识和行为。

同志们!列宁说过,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①毫无疑义,没有亿万群众的高昂的劳动热忱,没有成千上万个生产单位的首创精神,没有各地方、各部门的积极奋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全部经济工作,我们的一切方针、政策、计划、措施,都必须立足于统筹安排,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把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科学地组织起来,使之发挥出最有效的作用。这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全面高涨的最重要的途径。我们相信,全国各族人民必定能够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努力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

三、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以后,党中央曾多次郑重提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都告诉我们,是否坚持这样的方针,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马克思说过:在改造世界的生产活动中,“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②毛泽东同志也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有两个方面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③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改造社会的成果是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⑵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的改造,社会制度的进步,最终都将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但是,如同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现代经济,有了当代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社会主义革命就有可能成功一样,在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我们就能够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立起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的发展方向。两种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过去在讲到社会主义特征的时候,人们往往强调剥削制度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按劳分配,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以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人们还强调,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也是它的特征。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是还不足以完全包括社会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还必须有一个特征,就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没有这种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作为社会制度,在我国得到完全的实现,还需要经过若干代人的长时期的努力奋斗。但是,共产主义首先是一种运动。马克思、恩格斯说过:“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④这种运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人们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的运动,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领导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候就开始了。现在这个运动在我国已经发展到建立起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就说过: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制度的主张分为现在和将来两部分,“在现在,新民主主义,在将来,社会主义,这是有机构成的两部分,而为整个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所指导的”。还说过:“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共产主义去指导是决不能成功的,更不必说革命的后一阶段了。”⑤因此,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共产主义的实践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那种认为“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包含着共产主义,都离不了共产主义。我们党内和党外的那么多英雄模范,那么多为了革命理想而奋不顾身、牺牲一切的人,难道他们的奋斗是为了换取社会给他们的报酬吗?指导他们行动的难道不就是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吗?社会主义社会是向着未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目标不断前进的,这个进程不能仅仅依靠物质财富的增长,还必须依靠人们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和革命精神的不断发扬。当然,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坚持按劳分配制度和其他各项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当然不能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共产主义者,但必须用共产主义思想要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一切先进分子,并且通过他们去教育和影响广大群众。如果忽视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在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伟大的任务,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就会陷入片面性,就会使人们的注意力仅仅限于物质文明的建设,甚至仅仅限于物质利益的追求。那样,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方向,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就会失去理想和目标,失去精神的动力和战斗的意志,就不能抵制各种腐化因素的侵袭,甚至会走上畸形发展和变质的邪路。同志们,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从当前国内外活生生的事实中得出的结论。我们必须从这样的理论高度和政治高度来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和作用,并且下定决心,保证尽一切努力,同时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永葆革命的青春和活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大体可以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这两方面又是互相渗透和互相促进的。

文化建设指的是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文化建设也应当包括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使人民在紧张劳动后的休息中,得到有高尚趣味的精神上的享受。一切文化建设当然也要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之下发展。过去由于“左”倾思想和小生产观念的束缚,在我们党内相当普遍、相当长期地存在着轻视教育科学文化和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观念。它严重地妨碍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近几年来,我们努力清除这种错误观念,决心逐步加强文化建设,逐步改变文化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我们努力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使全党和全社会认为知识分子同工人、农民一样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并且决心尽可能创造条件,使广大知识分子能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方面还需要坚持做许多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切实的组织工作。普及教育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前提,关于这一点,党中央和国务院在一九八○年就已经作出决定:全国要在一九九○年以前以多种形式基本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经济比较发达、教育基础较好的地区,要争取提早实现。这个任务对全国广大农村是比较艰巨的,然而为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又是必须完成的;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也是能够完成的。各级学校教师,特别是全国农村的小学教师,他们的工作十分艰苦,又十分崇高,他们的努力将决定我们下一代公民在德、智、体各方面的成长。我们必须使全社会普遍尊敬和大力支持他们的光荣劳动。其他各项文化事业,也都应当分别作出发展规划,提出最近五年到十年的奋斗目标。

思想建设决定着我们的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它的主要内容,是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是共产主义的思想、信念和道德,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是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是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等。概括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我们全党和全社会的先进分子,一定要不断地传播先进思想,在实际行动中发挥模范作用,带动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

我们不仅要努力提高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精神境界,而且要在全社会建立和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型社会关系。这就是国内各民族之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之间、干部群众之间、军民军政之间以至全体人民内部的团结一致、友爱互助、共同奋斗、共同前进的关系。列宁曾经指出,建立新形式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需要做几十年的工作,这是最高尚不过的工作。⑥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依靠长期的革命传统,依靠这方面已经奠定的基础,我们一定能够进一步建设和发展这种新型的社会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党的任务,是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党的思想建设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柱,共产党员应当首先在思想道德方面起模范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各种文化和科学工作者、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院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尤其是他们中间的共产党员,一定要统一认识,统一步调,以便组织起有战斗力、有说服力、有吸引力的思想工作的宏大队伍。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首先是干部和青年中,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加强祖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的教育,加强党的纲领、党的历史和党的革命传统的教育,加强宪法和公民权利、公民义务、公民道德的教育,在各行各业加强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这些教育要联系当前的实际,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经济战线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制定和执行政策中,在进行一切工作中,都不仅要考虑生产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在生产建设中不仅需要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而且需要培育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新人。我们决不容许任何方面的政策和工作妨碍以至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最近一两年,在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中广泛开展了建设精神文明的群众性活动,学校制定学生守则,企业制定职工守则,城市制定文明公约,农村制定乡规民约,各行各业制定职业公约,已经开始取得可喜的成效。我们要求全国每个地区、每个部门都努力把这些工作发展起来,坚持下去。在今后五年内,要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采取一切有效的方法,努力实现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在全国人民中首先是全国青少年中的普及。这是争取在五年内使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一项基本措施。今后,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检查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工作,除了检查物质文明建设的情况以外,一定要检查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每一个公民都应当遵守公民义务、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每一个劳动者都应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今天尤其是这样。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物质生活虽然比现在艰难得多,但是党和人民的精神状态很好。十年内乱把人们的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搞乱了,消除它在精神方面造成的严重后果,比消除它在物质方面造成的后果要艰难得多。加上其他种种现实原因,当前社会风气中还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党中央下决心要在今后五年内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主要是做到社会秩序明显改善,人们的劳动态度、工作态度和服务态度普遍改进,社会刑事犯罪事件显著减少,各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好逸恶劳、“一切向钱看”、不择手段地追求享受、孤立和打击先进分子的歪风邪气受到有效的制止和普遍的鄙视,并且坚决消灭那些在新中国早已绝迹而目前又重新出现的丑恶现象。我们一定要用最大的努力,适应建设时期的新的条件和情况,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工作认真做好,用革命的思想和革命的精神振奋起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四、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

我们的国家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这种制度,一方面保证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保证对极少数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体人民的事业。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使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意志、利益和需要,使人民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才能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有效的专政,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社会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民主所无法比拟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的建设需要进行长期的、大量的工作,过去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在“文化大革命”中又遭到严重破坏。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我们一定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继续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使人民能够更好地行使国家权力,使国家机关能够更有效地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要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发展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民主应当成为人民群众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应当根据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正确关系。国家和社会保障公民正当的自由和权利,公民履行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义务。公民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以及他人的自由和权利。我们在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和其他建设事业的发展,而绝不给危害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以进行破坏活动的自由。

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几年来,我国法制建设的成就是显著的。在党的领导下,国家相继制定了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试行草案、新的婚姻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特别是不久即将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宪法草案,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已经确定的方针,作出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新规定。这部宪法的通过,将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现在的问题是,不但有相当数量的群众,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党员,包括一些负责干部,对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已经制定的法律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遵守和执行。这种状况必须加以坚决改变。今后,我们党要领导人民继续制订和完备各种法律,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从各方面保证政法部门严格执行法律。在这同时,要在全体人民中间反复进行法制的宣传教育,从小学起各级学校都要设置有关法制教育的课程,努力使每个公民都知法守法。特别要教育和监督广大党员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新党章关于“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规定,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原则。从中央到基层,一切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都不能同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党是人民的一部分。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一经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全党必须严格遵守。


进一步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过去几年中,党中央在民族问题上作出一系列重要决定,纠正“文化大革命”和它以前的“左”倾错误,恢复良好的民族关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根据新的历史时期的条件和各民族的具体情况,党中央还分别确定了许多有利于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有利于实现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权利,有利于加强各民族团结的政策,这些政策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同时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教育全党努力完成党在民族工作中的任务。

在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是使我国革命得到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它仍然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我们党要继续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少数民族人士和宗教界爱国人士的合作。必须尽一切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当前仍然存在的阶级斗争,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有效专政的一个关键。现在,还有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从经济上、政治上、思想文化上、社会生活上进行着蓄意破坏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动。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主要表现为人民同这些敌对分子的斗争。党中央反复指出: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我国社会存在的矛盾大多数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的社会主义社会,提出和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十分谨慎地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防止重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我国社会的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且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这不但因为历史上的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在各方面的遗毒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干净,而且因为我们祖国的统一大业还没有最后完成,因为我们还处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资本主义势力以及某些敌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势力还会对我国进行侵蚀和破坏。我国经济和文化还比较落后,年轻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还不可能完全防止某些社会成员以及我们党的某些党员发生腐化变质的现象,不可能杜绝极少数剥削分子和各种敌对分子的产生。因此,我们必须作好长期斗争的精神准备,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专政职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处理当前我国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这就是党中央关于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问题的基本方针。

现在我们正在深入进行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斗争。进行这种犯罪活动的,除了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还有党内、政府和军队内部的极少数被资本主义思想腐蚀的腐化变质分子。他们在经济领域里严重破坏我们的建设事业,扰乱社会安定,污染社会风气,腐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象白蚁似地危害着社会主义的大厦。在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中也存在着同类性质的破坏活动。我们决不能把这些活动仅仅看成是一般的犯罪,一般的反社会行为,它们是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阶级斗争的重要表现。对这些破坏分子必须依法给予严厉的惩处。这场斗争已经取得初步的成绩。我们全党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站稳立场,毫不动摇地把这场斗争进行到底。这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项重要保证。

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期,从思想上到行动上一定要坚持两手:一手是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另一手是坚决打击经济领域和政治文化领域中危害社会主义的严重犯罪活动。只注意后一手而怀疑前一手是错误的,只强调前一手而忽视后一手是危险的。对这样的方针,全党同志必须十分明确,不应当有丝毫含糊。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世界还很不安宁、我国安全还受到严重威胁的形势下进行的。因此,我们决不能放松警惕,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国防建设。(⑶⑷)我们要努力加强人民解放军的建设,把我军建成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进一步提高我军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自卫能力。我们要继续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加强和改进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我军的每个成员都能具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革命的作风,使我们的军队不仅成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而且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要继续加强民兵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新宪法草案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之后,党中央将经过国家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继续对我国武装力量实行领导。党领导军队的长期行之有效的各项制度必须继续坚持。这是符合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的。我们坚信,在党中央领导下,经过全军指战员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我国国防将更加巩固,全国人民专心致志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将有更加可靠的保障。

五、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

中国的前途同世界的前途是息息相关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对于世界走向进步和光明是有力的支持,而中国革命和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又是同争取世界光明前途的各国人民的奋斗分不开的。中国得到过别的国家和人民的帮助,也帮助过别的国家和人民。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我们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⑦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从来是我们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

我们是爱国主义者,决不容忍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受到任何侵犯。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深深懂得中国民族利益的充分实现不能离开全人类的总体利益。我们坚持执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同我们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的崇高的国际义务是一致的。建国三十三年来,我们以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者国家集团,决不屈服于任何大国的压力。中国的对外政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为基础的,是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它有长远的、全局的战略依据,决不迁就一时的事变,不受任何人的唆使和挑动。正因为我们坚定地执行了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制定的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世界上赢得了信誉,赢得了朋友,保持了自己在国际交往中的尊严形象。

中国用以指导自己同各国发展关系的一贯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们的国家有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压迫的苦难经历,中国人民决不愿再回到过去的屈辱地位,也决不会把任何其他民族置于我们过去那样的屈辱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既消灭了我国屈从外国侵略的社会根源,也消灭了我国对外侵略的社会根源。恩格斯说过,“任何民族当它还在压迫别的民族时,不能成为自由的民族。”⑧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相信共产主义最后一定会在全世界实现,但是革命决不能输出,它只能是各国人民自己选择的结果。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始终坚持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我们没有在任何外国留驻一兵一卒,没有侵占任何外国一寸领土,没有侵犯过任何外国的主权,没有以不平等关系强加于任何外国。在任何情况下,我们永远不称霸。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我们同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国家的关系。三十三年来,我们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一百二十五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我们和朝鲜、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友好的社会主义国家亲密合作,不断地巩固和发展着团结和友谊。我们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互相同情,互相支援,发展了各方面的合作。中国同许多西方国家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是都有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愿望,在开展经济文化合作方面有共同的利益和巨大的潜力,多年来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同东欧各国的关系,近年来也有所发展。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中日两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谊。近百年来,日本军国主义者一再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经过中日两国人民长期共同努力,两国终于在十年前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中日两国发展和平友好、平等互利、长期稳定的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有利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和稳定。现在日本有些势力还在美化过去侵略中国和东亚其他国家的史实,并且进行种种活动,妄图复活日本军国主义。这些危险情况,不能不引起中日两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的严重警惕。我们要同日本人民和日本朝野有识之士一起,排除一切妨害两国关系的因素,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中美两国自从一九七九年建交以来,发展了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关系。我们一贯希望把这种关系发展下去,认为这对两国人民和世界和平都是有益的。可是两国关系中一直存在着阴影。这是因为,美国虽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是又通过了一个违反两国建交公报原则的“与台湾关系法”,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把台湾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对待。中国政府多次声明,这是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中美两国政府经过将近一年的谈判,不久前发表联合公报,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作出了分步骤直到最后彻底解决的规定。我们希望这些规定将得到切实履行。中美两国关系只有真正遵守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才能继续取得健康的发展。

中苏两国关系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友好的。中苏关系演变到今天这样的局面,是由于苏联执行了霸权主义政策。近二十年来,苏联一直在中苏边境和中蒙边境派驻重兵。它支持越南侵占柬埔寨,在印度支那和东南亚进行扩张,不断对我国边境进行挑衅。它还武装侵占中国的邻邦阿富汗。这些都造成对亚洲和平与中国安全的严重威胁。我们注意到苏联领导人一再表示愿意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但是,重要的不是言辞而是行动。如果苏联当局确有诚意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并采取实际步骤解除对我国安全的威胁,中苏两国关系就有走向正常化的可能。中国人民同苏联人民具有悠久的友谊,无论中苏之间的国家关系还处于什么状况,我们都将努力维护和发展这种友谊。

当今威胁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主要力量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诚然,旧的殖民主义体系已经由于近百个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先后取得独立而瓦解了,但是它的残余还远远没有扫除干净。实行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又构成了对世界人民新的威胁。超级大国出于独霸全球的目的,以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军事实力,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争夺,形成世界不安和动乱的主要根源。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今天世界人民最重要的任务。世界大战的危险由于超级大国的争夺而越来越严重。但是,经验也表明,世界人民能够以坚持不懈的斗争打乱它们的战略部署。如果全世界人民真正团结一致,同霸权主义、扩张主义的一切表现进行坚决的斗争,世界和平是有可能维护的。我们一贯坚决反对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主张禁止使用和彻底销毁核武器,要求超级大国首先大规模地裁减核武器和常规武器。我们不但反对超级大国所准备的世界战争,而且反对它们所挑起或支持的一切局部性的侵略战争。我们一贯坚决支持一切受侵略的国家和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我们支持朝鲜人民争取祖国统一的斗争。我们支持柬埔寨人民在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领导下反对越南侵略的斗争,支持阿富汗人民反对苏联侵略的斗争,支持非洲人民反对南非的种族主义和扩张主义的斗争。我们强烈谴责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和黎巴嫩人民的穷凶极恶的侵略暴行。以色列在美国霸权主义的支持和庇护下,蛮横地侵占巴勒斯坦,再三地武装侵略阿拉伯国家,构成对中东和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我们继续坚决支持巴勒斯坦人民重返家园、建立自己国家的斗争,坚决支持阿拉伯各国人民反对以色列扩张主义的斗争。

社会主义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同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具有相似的苦难经历,面临共同的问题和任务。中国把坚决同第三世界其他国家一起为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而斗争,看作自己神圣的国际义务。

第三世界在战后国际舞台上的崛起是我们时代的头等大事。第三世界改变了联合国仅仅是受某些大国操纵的一架表决机器的情况,使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扩张主义经常在这里受到正义的谴责。拉丁美洲国家发起的反对超级大国海洋霸权的斗争,石油输出国和其他原料生产国争取对自己的自然资源享有和行使永久主权的斗争,不结盟国家反对强权政治和集团政治的斗争,所有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进行的斗争,这一切形成了当代强大的正义潮流,大大改变了超级大国可以任意摆布世界命运的局面。

第三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首先是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积极发展民族经济,以经济独立来巩固已经取得的政治独立。在这方面,第三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援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三世界各国有广大的土地,众多的人口,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我们中间有的国家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资金,许多国家拥有各具特色的技术,在发展民族经济方面也大都有自己的经验可供别国借鉴。我们之间的经济合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南南合作”,就一部分技术和设备的适用对路而言,其成效往往不亚于同发达国家的合作。这种合作有助于冲破现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我们一贯尽力援助与我们共命运、同呼吸的第三世界国家。中国人民向来鄙视那种嫌贫爱富、欺软怕硬的意识和行为。我们对待第三世界国家的友谊是真诚的。无论是进行互利合作还是提供援助,我们都严格尊重对方的主权,从不附带任何条件,不要求任何特权。今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我们将不断扩大同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友好合作。

我们对第三世界某些国家间发生不和甚至武装冲突,深感不安。这些争端往往使双方蒙受重大的损失,有时还使霸权主义坐享其利。我们历来为加强第三世界的团结而努力,一贯希望有争端的第三世界国家通过协商解决分歧,避免发生使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件。

在这里,还要着重讲一下中国共产党同外国共产党的关系问题。我们党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的关系。

一个国家革命成功,要靠这个国家本身条件的成熟,要靠这个国家共产党路线和政策受到本国广大人民的拥护。各国党之间当然也要互相帮助,但决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强制和包办代替。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干涉别国党的内部事务,都只能使别国的革命事业受到挫折和失败。至于强迫别国党的政策为本党本国的政策服务,甚至对别国进行武装干涉,那就只能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根本破坏。

世界各国的共产党是一律平等的。不论是大党还是小党,历史长的党还是历史短的党,执政的党还是没有执政的党,都不能有尊卑上下之分。我们党吃过自封的老子党企图控制我们的苦头。众所周知,我们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的胜利,就是抵制了这种控制的结果。

我们坚持各国党应当互相尊重。各国党都有长处和短处。由于处境不同,各国党对形势和任务的看法不可能完全一致,这种意见分歧只能通过友好协商和互相等待来逐步解决。我们赞成各国党都从别国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学习,这有利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旺发达。

本着上述原则,我们党同世界上许多共产党保持着友好的联系。我们衷心感谢它们给我们的支持和援助,并且认真向它们学习对于我国革命和建设有益的经验。我们也期望同更多的进步政党和组织建立这种联系。中国人民十分重视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同各国人民发展了广泛的联系。归根到底,只有世界各国人民不断加强了解和合作,世界走向光明和进步才有根本的保证。

我国是有十亿人口的大国,应当对世界有较大的贡献,人们也理所当然地对我们抱有期望。但是我们已经做的比我们应当做的还差得很远。我们要作出更大的努力,加强自己的建设,以便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历史把重大的责任交给了我们党。为了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我们对十一大党章作了许多有根本意义的修改。修改党章的总的原则是,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特点和需要,对党员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我们一定要按照新党章的要求,努力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

现在提交大会审议的党章修改草案,清除了十一大党章中“左”的错误,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七大和八大党章的优点。新党章在总纲中,对党的性质和党的指导思想,对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总任务,对党在国家生活中如何正确地发挥领导作用,都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规定。新党章对党员和党的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要求,比过去历次党章的规定都更加严格。它对党员的义务,写了绝对不得假公济私、损公利私,坚决反对派性,勇于支持好人好事,反对坏人坏事等内容;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写了要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反对党内外错误倾向,有胜任领导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组织能力,坚持党的原则,同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行为作斗争等内容,这大都是过去的党章所没有的。根据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新党章强调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组织都必须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新党章对改善党的中央和地方组织的体制,对加强党的纪律和纪律检查机关,对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都作了许多新的规定。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议和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中央和省一级设顾问委员会,以发挥许多富有政治经验的老同志对党的事业的参谋作用;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同级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对中央以下的同级党委及其成员实行党章规定范围内的监督,对中央委员会成员违犯党纪的行为可以向中央委员会检举;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重视党的建设,经常讨论和检查党的宣传工作、教育工作、组织工作、纪律检查工作、群众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所有这些规定,都将有利于加强党的集体领导、提高党的战斗力和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应当说,现在的党章修改草案,比我们党过去的党章更加充实和完善。它是党的历史经验和集体智慧的宝贵结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的重要保证。

新党章经过这次代表大会通过之后,必须在全党进行普遍教育,严格执行。每一个党员是否真正符合党章所规定的条件,能否充分履行党员的义务,将成为他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的根本标准。在这次党章修改之前,我们党曾经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在党的实际生活中起了很好的作用。这个准则今后作为党章的重要补充,将继续保持它的全部效力。根据党的现状和新党章的精神,当前我们在党的建设上必须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使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正常化。

回顾党的历史,从建党以来到建国初期,除了在党陷入严重的右倾错误和“左”倾错误的少数年代以外,我们党在大部分时间里比较好地执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政治生活是比较生动活泼的。可是,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个人崇拜现象逐步发展,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特别是党中央的政治生活越来越不正常,终于导致十年内乱。历史的严重曲折告诉我们,党内政治生活是否正常,首先是党中央和各级领导机构的政治生活是否正常,确实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

现在,党中央可以用欣慰的心情向大会报告,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努力,我们党内的政治生活首先是党中央的政治生活,已经由过去长期不正常的严重状态逐步恢复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总的说来,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书记处,在工作中都能遵循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一言堂”或各行其是的现象再不允许存在了。有了重要的不同意见,通过充分说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就能够达到统一认识和统一行动。现在的党中央,是团结的和谐的领导集体,是能够驾驭复杂局势的坚强核心。与此同时,许多地方党组织的政治生活也有了明显的改进。

在肯定这一重大进步的同时,还必须看到,就全党说,在党的许多组织中,不民主现象、家长制作风还没有清除,分散主义、自由主义现象也比较严重。这些都妨碍着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削弱了党的战斗力。要使全党政治生活都进一步正常化,必须坚决克服这些不良现象。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确立民主集中制观念,首先在各级党委建立和加强集体领导,努力发展党内民主,同时保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统一。

为了健全民主集中制,必须加强党的纪律。现在,在不少组织中,纪律松弛,是非不分,赏罚不明,该批评的不敢批评,该处分的不敢处分,是相当严重的现象。(⑷⑸)这种现象过去就有,经过十年内乱更为严重,目前在有的地方还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中央和地方党委以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这几年为维护党纪和端正党风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工作中还遇到不少阻力,有些情况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如果听任这种现象滋长,党还能有什么战斗力!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动员起来,为维护党纪进行坚决的斗争。我们相信,在这次代表大会以后,全党上下齐心协力,不要太长时间,我们就一定能够在全党范围内充分恢复党的纪律的严肃性,从而取得全国人民的高度信任。

第二、改革领导机构和干部制度,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党和国家领导体制、领导机构的改革,主要是消除权力过分集中、兼职副职过多、机构重叠、职责不明、人浮于事、党政不分等种种弊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中央一级党政机构改革的第一步已经基本完成,各省、市、自治区准备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展开。这是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项重要政治保证,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正确解决党对政府机构的领导和对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问题,是机构改革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党的工作和政府的工作,企业事业单位中党的工作和行政、生产工作,必须适当分工。党不是向群众发号施令的权力组织,也不是行政组织和生产组织。党当然要对各方面的工作和各项生产建设事业进行领导,而这种领导要充分有效,就必须熟悉业务,结合业务进行。但是,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的领导,是对于干部的选拔、分配、考核和监督,不应当等同于政府和企业的行政工作和生产指挥。党不应当包办代替它们的工作。只有这样,党才能保证政府和企业独立地、有效地进行工作,自己也才能集中精力研究制定重要的政策,检查政策的执行,加强对党内外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现在有些做党委工作的同志认为不管具体行政事务似乎就无事可做了,这种错误观念使党的建设遭到损害,使党的领导作用受到削弱。今后,各级党委要经常讨论和研究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的政策方针,讨论和研究干部、党员、群众中的思想问题和教育问题,干部的倾向问题和纪律问题,党的组织的改善和发展问题,等等。当然,在强调党政分工的时候,有关政府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重大问题仍然必须由党作出决策,一切在政府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共产党员都必须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和执行党的政策。

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党中央早就确定了的方针。在机构改革中,要使许多年事已高的老干部既能解脱第一线工作的繁重负担,又能以他们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在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作用;使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能够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在新老合作和交替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实际有效的锻炼,并且使各级领导层不断吸收新的活力和智慧,保持旺盛的生机。至于那些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反对三中全会以来中央路线的人,以及有各种严重违法乱纪行为的人,现在还在领导岗位上的必须坚决撤下去,凡是触犯刑律的都必须依法查处,这些人当然决不能成为选拔的对象。新老干部的合作和交替问题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相信全党同志特别是我们的老同志必定会以高度的革命责任心来完成这个历史任务。

为了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批专门人才,必须大力加强干部的教育和训练工作。今后使用和提拔干部必须把学历、学习成绩同工作经历、工作成绩一样作为重要依据。各级党校,政府和企业的干部学校,以及被指定的某些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都要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要和各自的分工,修订教学计划,担负起对干部进行正规化培训的任务。所有在编制内的工作人员,都要分批分期参加轮训。轮训以后,根据结合实际的考核,可以对他们的工作作相应的调整。普遍轮训干部是提高干部素质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充分认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参加学习。

第三、加强党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的工作,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

我们党之所以有力量,就因为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党的活动同广大人民的利害得失关系极大,而这种地位又很容易使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产生脱离群众的危险。这就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去保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切实加强党同各阶层人民的密切联系。

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必须注意依靠本阶级的群众。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构成,近年来发生了新老更替的很大变化。由于大批老工人党员退休,大量青年进入工人阶级队伍,加上一些工人党员不断被抽调到管理部门,形成了生产第一线党员减少,而且越是艰苦劳动的岗位党员越少的严重情况。这削弱了党同产业工人的直接联系。从现在起,必须大大加强党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动员符合条件的党员到生产第一线,同时吸收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工人入党。必须大大加强党在工会中的工作,使工会成为联结党和工人群众的强大纽带。必须认真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使它和工会都能在思想教育、企业管理和工人生活的改善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好党在八亿农民中的工作,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要条件。目前在一部分农村,出现了一些党员只顾自己生产、不关心党和群众的利益,一些党支部放弃对群众的领导的情况。对这种不良倾向,必须切实加以纠正。各级党委要适应当前的新情况,进一步健全农村党的基层组织以及经济、行政、群众团体的基层组织,加强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农民的思想教育,使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我们要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特别重视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并针对他们的特点改善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注意在他们当中积极吸收具备入党条件的人入党。

我国现在有两亿青年,他们是各项建设事业中最活跃的力量。尽管“文化大革命”使他们的成长受到很大损害,但是绝大部分青年的政治本质是好的,近几年的进步是明显的,少部分青年中的消极现象经过教育是可以改变的。现在的问题是,青年工作的状况还落后于现实生活的要求。各级党团组织要更多地同广大的青年接近,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从政治、思想、工作、学习、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党要细心发现、培养和吸收符合条件的先进青年入党,使他们成为输入党的肌体的新鲜血液。党要进一步加强对共青团的领导,支持它按照青年的特点进行工作,使它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真正成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

妇女不仅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力量,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的偏见,许多妇女还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保护和教育。党一定要加强妇女工作,关心她们的特殊利益,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领导和支持各级妇女联合会执行自己的任务。妇联应当成为代表妇女利益,保护和教育妇女,保护和教育儿童的有权威的群众团体。

第四、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整党,使党风根本好转。

我们党是经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长期教育,在成功和失败的反复锻炼中成长起来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在我们党内集合了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的优秀分子。即使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伤害,我们党的队伍的主流仍然是纯洁和强有力的。经过这几年的恢复和整顿,党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党的威信正在恢复和提高。几年来,各条战线的优秀共产党员带领广大群众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艰苦奋战,创造了层出不穷的英雄业绩。在劳动和工作岗位上,在保卫祖国安全和抗灾抢险的战斗里,在同不正之风和犯罪活动的斗争中,到处都有共产党员用自己的模范行动谱写出壮丽动人的共产主义凯歌。党和人民的一切光辉成就,正是在党的这些优秀骨干带动下创造出来的。这是我们党的状况的主导方面。谁要是看不到甚至有意抹煞这个方面,谁就犯了严重的错误。

但是,由于十年内乱的流毒至今还没有完全肃清,也由于在新的情况下各种剥削阶级思想的腐蚀作用有所增长,目前我们党确实存在思想不纯、作风不纯和组织不纯的问题,党风还没有根本好转。一些党组织领导工作中的软弱涣散现象还严重存在。一些基层组织缺乏应有的战斗力,甚至陷于瘫痪状态。有少数党员和干部,或者对工作极不负责,官僚主义严重;或者生活特殊化,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或者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破坏党的组织纪律;或者玩固地进行派性活动,严重损害党的利益。个别党员和干部甚至堕落到贪污腐化,营私舞弊,进行严重的经济犯罪活动。还有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极少数残余分子窃据着某些领导职位,伺机兴风作浪。这些现象严重地损害了党的威信。我们决不允许夸大但也决不害怕揭露党的这些阴暗面。因为我们党是坚强的,我们拥有足够的健康力量同这些阴暗面作不调和的斗争,并且相信必定能够在这一斗争中取得胜利。

党风问题是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为了使党风根本好转,中央决定从明年下半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这无疑是我们党的一件头等大事,必须十分慎重地对待,十分周到地准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做好这项工作的中心一环,是在党内普遍地深入地进行一次思想教育。要结合学习和执行十二大报告和新党章,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全党进行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的教育,关于共产主义理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关于党的基本知识和共产党员标准的教育。要着重使每一个党员认清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认清一切党员都只有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义务,而没有任何利用职权占国家领导的“便宜”和群众的“便宜”的权利。在组织领导方面,要由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自上而下地整顿好各级领导班子,然后再领导下级组织和基层组织进行整顿。决不容许坏人利用机会诬陷好人和打击好人。要继承和发扬延安整风的精神,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方针,开展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并采取适当方式听取党外群众的意见。最后,要进行党员登记,严格按照新党章的规定,把那些经过教育仍然不合格的党员开除出党或者劝其退党。同时,还要切实改进各级党组织的领导状况,提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具体办法。

我们要通过这次整党,使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正常化,切实纠正不正之风,大大加强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

同志们!我们的中央委员会,已经向大会说明了全党面临的各项战斗任务。我们已经提出,要在今后五年内,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能不能实现这些任务呢?中央相信,我们的代表大会将一致回答:这些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这次大会即将确定的方针任务,都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的充实和发展。它们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切合实际,一定能够更有说服力地统一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成为指导我们行动的更加精确的指南。

这里需要着重指出:我们党还面临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同全体爱国同胞携手合作,为完成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而努力奋斗。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台湾回到有五千年历史、十亿人口、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面积的不可分割的伟大祖国的怀抱,是全国同胞的共同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任何党派和个人都无法抗拒。这是中国的内政,任何外国无权干预。我们希望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督促国民党当局,审时度势,以国家前途民族大义为重,不要执迷不悟,及早举行国共两党的谈判,共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从上世纪的鸦片战争起,在一百多年中,中华民族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难!长时期的历史经验,必然使我们的党心、军心、民心,集中到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国家的富强,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这个基本要求上来。社会主义中国的政局是稳定的,前途是四化必胜,统一必成。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只要我们坚定地相信和依靠群众的绝大多数,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自觉地为人民谋福利,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当然,我们清醒地知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还有种种障碍和困难。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于“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党风不正和社会风气不正,在于破坏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严重犯罪活动还继续存在,在于各级领导机构的臃肿庞大、效率不高和经济体制不能充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前面已经先后说到,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必须有系统地完成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坚决打击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和其他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严重犯罪活动,必须整顿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这四件大事,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全党特别是各级党委,一定要高度重视,坚持不懈地认真做好。

我们的同志,应当正确地对待困难。谁要是只看光明一面,不看困难一面,甚至把主观愿望当成客观事实,盲目冒进,那是完全错误的。这使我们吃过许多亏,要经常记取这种教训。但是另一方面,谁要是害怕困难,被困难吓倒,不相信党和群众的力量,甚至在中央已经正确分析了形势、确定了方针任务的时候,还是徘徊观望,退缩不前,那也是完全错误的。同我们党在历史上曾经遭到的某些巨大困难相比,今天的情况是大不相同了。既然红军被迫长征时期,敌我力量对比那样悬殊的困难,都被我们战胜了,既然“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横行霸道那样混乱的局面,都被我们扭转了,难道今天还有什么困难是不可克服的吗?满腔热情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在深入群众和深入实际的基础上振奋精神,开拓前进,坚毅不拔,奋斗不息,这才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这才是共产党人在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革命风格。

同志们!党的六十多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根本上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最伟大的历史功勋,就在于他们成功地实现了这个结合。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要把中国这样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造性工程之一。这个事业的许多课题,是以前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也不可能提出和解决的。在这个事业中,我们队伍内部可能出现思想上、政治上和工作上这样那样的偏差,这是不足为怪的,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重要的是,全党特别是各级党委,一定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既要反对那种企图回到“文化大革命”和它以前的错误理论、错误政策上去的“左”的倾向,又要反对那种怀疑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右的倾向。我们一定要坚定地继承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各个领域的实际,有系统地进行调查研究,并且善于针对错误倾向,正确地进行批评教育和必要的斗争。我们长期地坚持这样做,就一定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伟大实践中,积累新的经验,创造新的理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推向前进。

同志们!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起,几十年来,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们,中国人民的数以百万计的光荣革命战士和先烈们,流血牺牲,英勇奋斗,奠定了今天中国的局面。在新时期中,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在祖国的辽阔大地上,干出一番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伟大事业来吧!

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从斗争经历来说,已经有了分别在建党初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国以后参加革命的四代人。这说明我们的事业源远流长。我们党的队伍,将有如万里长江,滔滔不尽,永远向前。我们的代表大会,将作为在政治上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方针任务,在组织上实现新老合作和交替的大会,作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大会,载入党的史册。

让我们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让我们党同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同各民主党派和国内外全体爱国同胞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同世界上一切支持我们事业的各国进步力量和友好人士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同心同德,不屈不挠地奋勇前进!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我们。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