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 “要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
高质量发展之路怎么走?
一场场重要会议、一次次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一系列实践要求,指出“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强调“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要求“及时有效回应群众需求和关切,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今天的中国,创新指数排名升至全球第十位,是全球改善空气质量速度最快的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95749元,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高质量发展为了什么?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村入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深的牵挂。
在甘肃,指出“国家建设不仅要有大科学、大工程,更要让人民过上好生活”;在湖北,嘱咐“夯实基础,完善服务,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在辽宁,强调“党和政府永远是人民群众的强大依靠”……
“我们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十八大后,我提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将其落实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新征程上,怎样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发展所需,顺应民心所向,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明方向。
走三湘大地,嘱托“回应老百姓的关切和需求,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行齐鲁大地,强调“在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上下功夫”;赴辽沈大地,指出“城市更新要因地制宜,同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一切着眼于便民、利民、安民,特别要更好地关心呵护‘一老一小’”;到中原大地,要求“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悉心指导各地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一锤接着一锤敲,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2018年10月在广东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下功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2023年4月,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就整个广东来讲,珠三角是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但广东要发展,不仅要靠珠三角,粤北、粤东、粤西这些地区也要联动发展。”
牢记殷殷嘱托,广东结合实际提出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努力变短板为“潜力板”。如今,广东农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薄弱村基本消除,102个建制镇入围“2025镇域经济500强”。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这些朴实的愿望,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书记的话语真挚而温暖。
岁月流转,丹心如一。笃行不怠,不负人民。(记者 李心萍 邱超奕)
来源:人民日报
所属栏目:时政要闻
发布时间:2025-09-12 00:00:00
-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 “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今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深入研究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的有效措施,稳步增加城乡群众收入。”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这是对大国国情、农情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擘画:“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乡村全面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惦念农村、牵挂农民。
2024年10月,从福建到安徽,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深入考察调研。
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澳角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村级党组织要发挥火车头作用,带领乡亲们做好‘海’的文章,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在听取安徽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谈到建设江淮粮仓、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等工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
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始终高度重视。
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怎么抓?总书记深邃思考,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断、重大部署:“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科学谋划和推进‘三农’工作”“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
“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一步一个脚印,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奠定基础”……一以贯之的牵挂中,既有“致广大”的高瞻远瞩,也有“尽精微”的脚踏实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顶层设计搭建四梁八柱,一个个行动方案相继出台,一项项具体工作落细落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日渐清晰。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深刻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
一个苹果,藏着农业现代化的密码。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延安南沟村的苹果园,了解乡亲们发展苹果产业情况后指出:“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考察,嘱咐“要加强品种保护和培育,优化种植方式,创新营销模式”。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各地考察时格外关心乡村特色产业。时时放心不下的关切里,是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浓浓牵挂、深深期许。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一批有特色、有热度、有前景的乡村产业,正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指出:“辽宁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底子较好,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县乡村公共资源配置和产业链布局,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我国大陆最北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里考察,希望干部群众“把乡村建设得更好、把生态保护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北极村村民史瑞娟说:“总书记和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唠着家常,关心民宿经营收入、孩子教育等情况。今年我家民宿提升硬件、扩大规模,生意老火了。”
深深牵挂、殷殷嘱托转化为务实行动。广袤乡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振兴新图景徐徐铺展。(记者 顾仲阳 常钦)
来源:人民日报
所属栏目:时政要闻
发布时间:2025-09-12 00:00:00
- 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前期防汛救灾工作情况和提升北方地区防汛减灾能力汇报等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前期防汛救灾工作情况和提升北方地区防汛减灾能力汇报
部署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
研究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审议通过《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草案)》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前期防汛救灾工作情况和提升北方地区防汛减灾能力汇报,部署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研究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审议通过《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草案)》。
会议指出,今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一些地区极端强降雨频发、受灾较重,有关地方和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做好防汛防台风抢险救灾工作。当前虽然防汛关键期已过,但仍面临洪涝和台风风险,必须始终保持警醒,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放松做好防汛救灾减灾工作。要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扎实做好受灾群众救助、恢复重建、部分地区抗旱减灾等各项工作,突出抓好秋雨台风防范应对。要适应北方地区雨情汛情变化新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进流域防洪工程、城市排涝、气象监测、应急救援等设施建设,优化水库等重大工程调度管理,全方位提升北方地区防汛救灾减灾能力。
会议指出,民间投资对稳就业稳经济具有重要作用。要聚焦企业关切的突出问题,在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方面实施一批务实举措,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发展。要拓宽民间投资空间,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要严格落实招标投标领域相关制度规定,保障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要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破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隐性壁垒,加强创新支撑和融资支持,完善服务体系,让民营企业敢投资、有回报。
会议指出,要着眼于为出海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加强协同联动,统筹法律、金融、物流等领域服务资源,丰富服务产品,构建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推动在重点国家建立海外综合服务站,增强商协会服务功能,培育一批跨境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服务机构。
会议指出,要推动我国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发展,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着力塑造发展新优势。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依法规范临床研究,保障临床应用质量安全,有效防范各类风险,确保创新成果更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来源:新华社
所属栏目:时政要闻
发布时间:2025-09-12 00:00:00
- 习近平向圭亚那总统阿里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9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阿里,祝贺他连任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圭亚那是加勒比地区最早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建交53年来,中圭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在多边事务中保持密切协调。2023年7月,我们在成都会晤,就两国关系发展达成重要共识。我愿同阿里总统一道努力,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深化双边互利友好合作,推动中圭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来源:新华社
所属栏目:时政要闻
发布时间:2025-09-11 00:00:00
- 招标中心开展2025年新入职员工集体廉政谈话

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新入职员工教育管理监督,引导系好廉洁从业“第一颗扣子”。 2025年8月29日上午,招标中心组织开展新入职员工集体廉政谈话。中心纪委书记邵春光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增强政治意识,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保持清醒头脑,强化风险意识,锤炼坚强党性。要强化政治担当,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筑牢政治忠诚,严守纪律规矩,勇于担当作为,确保在新的岗位开好局、起好步、走好路。
新入职员工围绕“永葆清廉本色”进行了交流发言,一致表示将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绷紧纪律之弦,严守廉洁底线,自觉抵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为中心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所属栏目:中心动态
发布时间:2025-09-10 16:43:23
- 习近平向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9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全球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等平台先行先试,有序推进服务市场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携手推进全球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注入新动力。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当日在北京开幕,主题为“数智领航,服贸焕新”,由商务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来源:新华社
所属栏目:时政要闻
发布时间:2025-09-10 00:00:00
- 关于举办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轨道交通装备专业赛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加速产业创新成果转化,搭建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创新对接平台,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府采购中心)、青岛市科学技术局、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轨道交通装备专业赛”现已启动报名!诚邀各创业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团队等有关单位积极参与。
一、赛事主旨
汇聚行业资源:对接轨道交通装备领域龙头企业、用户单位等相关机构,提供技术转化、市场推广等全链条服务。
聚焦精准扶持:赛事分初创组和成长组,获奖项目可获荣誉证书、奖金及青岛市专项政策支持。
二、参赛须知
(一)参赛组别及条件
初创组:2023年1月1日后注册的企业、3人及以上核心团队,或高校师生占比≥50%的高校团体。
成长组:2023年1月1日前注册的企业,2024年营收≤2亿元;获得过往届全国总决赛等级奖的项目不得参与。
(二)重点征集方向
新一代轨道交通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数智化和网络安全、装备材料与结构、高速磁浮运载技术、重载快捷大功率电力机车、轨道交通领域其他创新方向等。
三、报名方式
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10月19日。
唯一报名渠道:登录“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创新生态互联网平台”(http://223.78.68.153/zc/#/index)完成注册及材料提交。
相关说明: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报名材料需真实、准确、完整,虚假填报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四、赛事流程概览
资格确认:专家组审查报名材料。报名团队初赛前可对报名材料进行补充修改。
初赛(2025年10月末):线上评审。按不超过20%比例晋级决赛。
决赛(2025年11月):线下“8分钟路演+7分钟评委质询”,现场评分并公布奖项。
五、咨询联络
武老师:13910365393
刘老师:18561515953
张老师:15854205600
附件:关于公布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第二批专业赛名单的通知(https://mp.weixin.qq.com/s/9fMQoS4hgbBQ5Nm4Oq6k6A)
所属栏目:中心动态
发布时间:2025-09-09 15:29:01
- 招标中心与济源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8月29日,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府采购中心)与济源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招标中心主任刘爱民,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出席签约仪式。
济源市工业积淀深厚,形成了以有色深加工、钢铁及装备制造、现代化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招标中心在项目管理、企业服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管理、产业链和园区培育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下一步,双方将围绕重大技术装备推广、新材料生产基地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企业“出海”等方面开展合作。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副主任刘华鲁、示范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市长王笑非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所属栏目:中心动态
发布时间:2025-09-09 15:24:58
- 习近平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习近平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
全国特岗教师代表:
来信收悉。“特岗计划”实施20年来,广大特岗教师积极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扎根三尺讲台,潜心耕耘、默默奉献,展现了人民教师的情怀和担当。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希望你们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教师节即将来临,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习近平
2025年9月8日
来源:新华社
所属栏目:时政要闻
发布时间:2025-09-09 00:00:00
- 习近平就朝鲜国庆77周年向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9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朝鲜国庆77周年向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致贺电。
习近平指出,77年来,朝鲜劳动党团结带领朝鲜人民不懈奋进,推动朝鲜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近年来,在以总书记同志为首的朝鲜劳动党领导下,朝鲜人民为圆满完成朝鲜劳动党八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奋力拼搏,取得很多可喜成就。相信朝鲜人民一定能够以昂扬的精神和卓越的成绩迎接朝鲜劳动党九大的召开,开启朝鲜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篇章。
习近平强调,中朝两国是山水相连的传统友好邻邦。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朝关系始终是中国党和政府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日前总书记同志来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我同你再次会晤,共同规划了两党两国关系发展蓝图。中方愿同朝方加强战略沟通,密切交往合作,携手推进中朝友好和两国社会主义事业,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新华社
所属栏目:时政要闻
发布时间:2025-09-09 00:00:00